作品名称:《破壳》
作者:冯开兰
年代:20 20
尺寸:长9.5米 宽2米 高3.3米
创意说明:感谢你的温暖孕育,感谢你赋予我的无上荣光,我已具足了你传递与希冀的所有力量,我正破壳、新生、成长。
仅以此作品向为共和国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的柳州空气压缩机厂致敬。并祝福新生的柳空文创园,能量满满、腾飞在即。
2020年8月20日下午,由本次雕塑活动艺术总监邱天先生带领的艺术家创作团队飞抵柳州。当天下午,艺术总监邱天先生,就带领艺术家冒雨步入园区,熟悉园区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边区的一片美丽热土。他以拥有丰富的自然风貌和众多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而闻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三姐歌声萦古今。广西给人的印象是秀美的、多情的、婉转而俊逸的。可是当你走进广西你会发现,它还是血性的,刚强的。在祖国的边关,还有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城市,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以工业之光照亮喑哑沧桑的土地。他们生产步枪、弹药、战斗机等,用坚船利炮回击侵略与压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全力支持广西建设。1958年在广西设立三大工业区,重点建设十大工业项目。柳州空气压缩机总厂的前身柳州机械修理厂就是国家当年这十大项目之一。他们生产的产品畅销国内28个省、市,出口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11个国家。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发展迅猛。有大量企业工业遗址,包括旧有农村生态等急需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对历史遗存做创新式的保护和开发。
组织国际艺术家来柳州进行钢铁雕塑装置艺术创作,以艺术的视角审视、反思工业发展,以艺术的方式赋予钢铁和机械以新的灵魂和生命,即是城市工业转型的一种尝试,也是文化融入生活的崭新创意。
第二天,在工地临时办公室,邱天就组织大家研究创作方案,进入创作状态
然后,大家进入现场,了解、熟悉情况。
被整理堆放的废旧机器
这次雕塑创作的难点之一,是我们在设计雕塑作品时并未来到现场,而是根据现场发来的图片进行初步的设计。设计的图稿难免与现场中的现有的零部件有很大出入,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非常高的现场应变能力。许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加要仰赖天赐良“机”。
我因为看到了发来的图片中有巨型铁罐而做了《破壳》这个设计。
《破壳》最初设计稿
首先,我找到了现场中的一个铁罐。
由焊工师傅对他进行切割。
这样,首先完成了蛋壳的创作。
之后,我每天钻进废旧机器堆放场地,在烈日下苦苦寻觅,在头脑中构思作品的雏鸟部分。在这样的寻觅与构思下,设计思路变得繁杂多变。几天后还不能拿出确切的创作思路。艺术总监天邱建议我改变创作方式,先把作品的主体框架树立起来。我就在场地里找到一个机床整体,先把框架树立了起来。
说实话,这个时候,我对自己的幼鸟创作,已完全没有了把握,原来的设计图稿全部作废了。我必须根据现场情况来进行全新的创作。
然后,我发现了一对翅膀。
把它安在机床身上。
整个现场只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这种机盖。找到了它们,我感到很是得意。
然后又有了风轮儿,有了脖子,有了大嘴。
这样的尾巴够别出心裁吧!
集团总部的现场摄像,角度也是够刁钻的!
通过每天坚持在现场,一遍又一遍地观察现场的机器和部件,敏锐地捕捉灵感,认真计算每个部件的切割与安装尺寸,果断确定每个焊接位置,我的破壳新生的鸟儿已活灵活现地矗立起来啦!与最初的设计不同的是,这个鸟已不是最初设计的幼弱的小鸟,而是一个雄壮饱满的大鸟。这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创作出的大鸟。也许正是这样的大鸟才符合钢铁所赋予的刚强意志,也更能展现柳空文创园的立意之高新宏阔。
在创作的40天里面,有时阴雨连绵有时艳阳高照。阴雨天,电焊工不能在雨中作业,我们就钻进废旧机器堆积场里,一个机器一个机器、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端详、揣摩,审思哪一个部件能用到自己的创作里。更多的时候是艳阳高照,酷暑难耐。当我看到别的艺术家依然坚持在高温中创作,自己也就打消了退却的念头,坚持在烈日下指导工人完成焊接工作。与大家携手共进、互相激励,共同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雕塑创作任务。
表面被喷上了银灰油漆的大鸟,显得更加威武饱满
柳州文旅集团董事长康雁成到现场看望艺术家们
柳州文旅集团领导与俄罗斯艺术家阿利亚交谈
这次创作活动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整个现场的协调运作、统一指挥,集团领导在各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大型吊车全程跟随在现场,听从艺术家的指挥,完成运吊工作
工人们不怕烈日高温,倾情配合艺术家工作
艺术总监邱天,全程在现场,指挥、调度
尽管全副武装,仍然分分钟被晒黑,衣服每天都是湿漉漉的
虽然经历了难耐的高温酷暑、人人脚上都磨出了血泡,可是我们却为能参与这么具有挑战性的艺术创作而深感自豪。
廖迎晰作品《宇宙章鱼哥》
阿利亚作品
席拿《工业的翅膀》
何继《工业之花》
王云若《愿望》
安娜<金蝉>
伊琳娜《发展的平衡》
《喜从天降》
《独角兽》
《瑞》
这次由柳空文创园组织开展的钢铁雕塑艺术创作活动,将是继柳州工业历史博物馆之后,又一个宣讲柳州工业故事,展现柳州强大工业基因的文创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组织,艺术家发挥灵感,使得不再轰鸣、沉睡寂寞的钢铁机器被赋值新生,继续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他们曾经拥有的辉煌,催生新的时代畅想,焕发城市潜藏活力。
艺术家们创作的雕塑装置作品将被永久置放在柳空文创园。它们将时刻唤醒人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为这个城市留下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
作者: admin
来源: 星光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