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到北京,当我们从历史的痕迹中辗转游历,自然会懂得中国的乡村大抵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古老故事,或是奇人轶事也或者浪漫传说,在漫长的时间里化作袅袅炊烟,落在大地上结出了果实,便长出了艺术。 而大地艺术,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丽而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当代中国乡村的风貌。 从山东到北京 继“无棣环保装置大地艺术节,柳州钢铁艺术节,长沙灯光装置艺术节,伊犁河灯光装置艺术节之后 艺术北京——2022北京谷山村大地艺术节于今年9月正式开幕。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西部,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22公里,为首都最近的郊区,是首都半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团。毗邻中心城区,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保定市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总面积1447.85平方千米。拥有北京最高的山—东灵山(海拔2303米),北京最长的河—永定河(流经境内100多公里),北京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花山(2.17万公顷),北京最古老的寺庙——京城第一寺潭柘寺(1700多年历史),北京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群(中国传统村落占北京市总量的55%),北京里程最长单体山区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全长约65.4公里),是北京文物数量最多的区(不可移动文物占北京市总量的14.5%)。 谷山村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妙峰镇担礼村,这里距北京市区仅有27公里车程,交通便利;拥有多种珍稀树木、花卉、竹、草药在内的千余种植物;各种果树,有享誉京城的皇家御品京白梨以及大桃、苹果、盖柿、白杏、马牙枣、核桃等。 谷山村风景区摆放着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文化老物件,木制车轮、犁耙、耙子、点种筐、锄头、铲子,这些具有历史气息的老物件,每一个都是农业文明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缩影让人们激起了对那些年代的记忆,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农耕时的生动画卷,每一件老物件仿佛都有一段故事挥之不去。 开幕式上,北京大地艺术节总策展人、雕塑家邱天,提要介绍了艺术节的策展方案与实施计划。 艺术节策展团队经过在地调查研究与文化发掘,对门头沟的文化要素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架构,从谷山的地理地缘、历史文明、思想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审视门头沟之于北京地区概念范畴下的地位与价值,提出了“艺术改变乡村”这一策展主题。 希望从艺术节的叙事角度,将人们的目光拉回到这片土地的生长之初,看见过去与今天,也看见未来。 艺术北京谷山大地艺术节艺术家现场创作了近3个月的时间。在门头沟区谷山村全域范围选择了12个艺术分区,邀请了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12位(组)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 因循大地艺术节的基本理念,结合门头沟本土资源和创新思考,这一次策展团队提出了讲述当地故事、活化利用乡村旧空间、推动公共设施艺术化、改善乡村环境、注重本地资源与工艺利用、提升当地商业水平、提倡美食与艺术生活化、融入乡土产品再创造、加强自然与乡土教育、促进跨地域跨领域交流与合作”等基本创作思路。 这也就决定了在策展中,对艺术家的选择和艺术创作的甄选上,带着明确的前置思考,将“在地性”作为首要依据,坚持高标准“艺术性”的同时,兼顾“公共性”和“应用性”。 艺术作品注重面向大众,传达质朴的美好,遵循简约与本土化理念,关注人与自然,强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青少年教育、观览体验和互动融入。 北京谷山大地艺术节邀请了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展开创作,音乐家、美食家、文化学者、社会工作者也将跨界参与。 邀请的艺术家将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来自俄罗斯、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 谷山通过艺术的方式解读并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里。
作者: admin
sourc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