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和阳中,日本濑户内海各岛屿的海岸、村道、老屋与山间,迎来第五届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参观者。草间弥生的直岛南瓜仍在,小豆岛的山间巨人闪现,沙弥岛上的灯塔内,百万星群的宇宙立方体微微闪耀。还有过往艺术节中熟悉的创作者,三五次地返回岛上,作品因此持续生长。
濑户内海及各岛上的作品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次, 2022年这一届是疫情后的第一次,展出184组在地创作,艺术创作者遍及33个国家和地区。12年间,艺术正在这里唤醒乡土, 曾宣称必将“永久离开故乡”的岛民,纷纷踏上了归乡的旅程。无法远行的假期,跟随一条艺术云游濑户内。
上:高松港下:2022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出版物踏入向岛屿进发的高松港和宇野港,2022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就正式开始了。经过平静而开阔的短时旅程,逐一登上2022年春季展的举办地直岛、丰岛、女木岛、男木岛、小豆岛、大岛、犬岛、沙弥岛。
2022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健康腕带这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次濑户内艺术节,国际游客大大减少。为应对疫情,在港口和岛内的30余处,“小虾队”志愿者会测量参观者与当地居民的体温,并发放艺术节原创健康腕带。
上:川岛猛与Dream Friends 《在濑户舞蹈》下:索非·匹克(Sopheap Pich)《舞蹈》 2022年新作在海岸、村道、老屋、山间和民宅旁,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84组艺术家的在地创作,等着人们去探索。其中,30余位/组艺术家与团体是今年首次踏上各岛屿创作,包括中国艺术家向阳、意大利艺术家马西莫·巴尔托里尼(Massimo Bartolini)、比利时艺术家维姆·德尔沃耶(Wim Delvoye)、擅长竹编的柬埔寨艺术家索非·匹克(Sopheap Pich)。
王文志,2010至2019年间的小豆岛创作 同样重要的,是艺术节的老朋友们,如日本建筑师三分一博志、艺术家鸿池朋子、村山悟郎,来自中国台湾的王文志,他们会在今年重返濑户内,为前几届制作完成的、留在岛上的作品,赋予新生命,让作品持续生长。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举办地 自2010年首次举办以来,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次,持续使用同一主题:“海洋复兴”,旨在用艺术恢复各岛屿的特性,并重现濑户内诸岛和岛屿居民的活力。 2022年的濑户内各岛,怎么样了?有什么新的惊喜?以下就是我们整理的本届艺术节亮点。
关键词:建筑、演出、摄影
草间弥生,《红南瓜》(直岛)渡轮靠近直岛宫浦港口,最先看到的是草间弥生的《红南瓜》。艺术家说:“我一直在寻找太阳的‘红光’,它在直岛的海里变成了红南瓜。” 直岛,因古时居民纯朴和诚实而得名。
上:安藤忠雄设计的地中美术馆(直岛)下:杉本博司设计的护王神社(直岛) 1988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总策划人福武总一郎发表了《直岛文化构想计划》,成为此后30余年,“艺术唤醒乡土”的开端,也是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策划的前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系列美术馆、文化建筑的落地,令直岛熠熠生辉:倍乐生艺术之家、安藤忠雄设计的地中美术馆、杉本博司设计的护王神社……还有成为濑户内标签的大地艺术、装置,如大竹伸朗的直岛钱汤,草间弥生的黄南瓜。
安藤忠雄新作,杉本博司的时间回廊展出现场摄影:森山雅智
它们与艺术节的观众“一期一会”,共同见证着这片内海和居住者的变化。经年累月下,构筑物们不仅没有褪色,反而魅力跃增。直岛作为艺术爱好者心中有独特地位的精神地标,实至名归。
上:三分一博志《The Naoshima Plan 「水」》下:《The Naoshima Plan 「住」》现场2022年新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生濑户内的建筑师三分一博志,今年已是他第三次回到直岛创作,将完成“直岛计划”第三阶段:“员工宿舍”。在直岛,传统的房屋设移门,保证南北向的风穿堂而过,地下有水流,以循环空气。建筑师最大限度地就地取材,在桩上钻孔插入木桩,并用另一水平木桩加固平衡,用传统的建造方法革新居住空间,并使建筑抗震。从今年的春至秋,建筑施工现场即展览空间;到了秋季展期,排屋计划竣工,投入使用。
直岛女文乐表演现场另外,直岛独有的女文乐,一种由女性表演的木偶剧,在艺术节期间首演。
丰岛美术馆
Heather B.Swann + Nonda Katsalidis 《梦想海洋的人之所》2022年新作把目光投向丰岛的海滩,今年这里多了一把“长椅”。它由澳大利亚的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双人组Heather B.Swann + Nonda Katsalidis设计,作品以渔网和浮木为灵感,却具有某种生物形态。在海边坐下,可感受代代岛民与大海和天空的亲近。
西本喜美子摄影展将于夏天在丰岛举行 丰岛的另一大看点,是一场特殊的夏季摄影展。西本喜美子72岁才开始学习摄影,她的自拍摄影,常常引得观众欣然微笑,极富感染力。这次,她将为丰岛的年长居民带来难得的、同龄人间的问候。
大竹伸朗,《针工厂》(丰岛)
横尾忠则,《Teshima Yokoo House》(丰岛)
关键词:人人参与,名店街
今年艺术节海报上的三位主角在艺术节正式开幕的前几周,原研哉与上田义彦联手创作的2022濑户内艺术节海报,刷屏了。海报的主角,别出心裁地设定为当地居民,来自男木岛的三位老人。他们在明亮清新的岛屿风景之中,平凡又耀眼。
真壁陆二《小巷壁画计划》制作现场2022年新作这次,男木岛由艺术家真壁陆二主持,春季,岛上的居民与观众都可自愿参与,一同绘制“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作品会陈列在岛屿的小巷中,随艺术节的展开而逐渐增加,不断变化。
村山悟郎《生成的绘图-为日本房屋2.0》2022新作 时隔三年,艺术家村山悟郎又一次到了男木岛。在一间面朝大海,历经90余年风霜的店铺内,他延续三年前的创作,为建筑内壁绘上植物、贝壳、人、大海。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时间轴共生。
木村崇人,《海鸥的停车场》与男木岛一衣带水的女木岛,第一印象,是约300只海鸥成队排列在岛上独有的防波堤上。
“女木岛名店街”现场今年,“女木岛名店街”的策划,尤为引人注意。美发沙龙、热玻璃渔具制作、五金加工、由旧电器改造的照明器具、绘本、手作、古着……每一项由一位艺术家主持,在岛上早无人居的旧屋中展开。
“女木岛名店街” 热玻璃渔具制作店现场 “我希望女木岛的品牌将诞生,初创商店将增长,向岛民开放。”关于名店街的愿景,北川富朗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关键词:脑洞大开的装置 濑户内海的第二大岛屿小豆岛,既有“日本三大溪谷美景”的寒霞溪,也有四百多年历史以上的酱油和素面作坊,是艺术节举办地中,为数不多常住人口过万的岛屿。
伊东敏光《达达奥特曼》2022年新作 艺术家伊东敏光收集了小豆岛地区因建筑工程而拆除的小径石垣、严岛神社的废船,还将濑户内海各处收集的流木,组合搭建成了一个连接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宇宙人“达达奥特曼”。
尾身大辅 《人类寄居蟹》2022新作摄影:KIOKU Keizo同样充满想象力的,是艺术家尾身大辅制作的《人类寄居蟹》。在眺望得到大海的山丘住处,艺术家把人类的居所变成了巨型寄居蟹的蟹壳。由苔藓和树枝制成的寄居蟹木雕,提示着人们岛屿和山峦的相接。“蟹壳”里摆放了表现当地人与海洋生物搏斗历史的雕塑与装置。
查尔斯·沃岑(Charles Worthen)《波普车站》 2022新作 美国艺术家查尔斯·沃岑(Charles Worthen)为小豆岛的巴士站围栏涂上了蓝色的海波鱼鳞纹,中间点缀着一颗红星。艺术家觉得,即便在陆地上,我们也不该遗忘大海对于迁移和交流的意义。
左:青木野枝《空之玉》 2022新作右:在小豆岛寒霞溪远眺 登上小豆岛知名景点寒霞溪的高峰,擅长以铁为媒介创造空间的艺术家青木野枝,新近完成了《空之玉》,铁铸的球形瞭望台,是远眺濑户内海的绝佳地点。北川富朗在博客中这样谈及置身这个空间的感受:“站在这块奇妙的、有气势的、强大的、但又柔软安全的铁板上,我被感动得无法形容。当它融入温柔的大海,在春天的余晖中闪闪发光时,我又充满了喜悦……我花了几个月,试图掩盖新冠疫情带来的各种脆弱,努力让客人和居民都感到愉快……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被莫名的兴奋感笼罩着。”
向阳《抵达彼岸》效果图2022新作 到了夏天,中国艺术家向阳的作品《抵达彼岸》将驶入小豆岛的海域,船上摆放的是由废弃家具、配件,经修复组合,以中国传统工艺连接的木制结构。
关键词:以艺术回应疾病大岛的近代史是沉重的。如何以艺术回应、疗愈?1909年,一间麻风病疗养所在面积仅0.69平方公里的大岛成立。由于当时社会对麻风病存在偏见和歧视,四国地区的麻风病患者被强制带到岛上,多数使用假名,被迫断绝与家人的联系,在隔离中度过一生。
鸿池朋子 《国立疗养所大岛青松园的故事桌》 隔绝的大岛居民渴望倾听者的到来,艺术节创造了这样的契机。艺术家鸿池朋子与在大岛遇见的病患、护士和看护长谈,绘图,刺绣,手工缝制每一位患者的“故事”。由此制成的餐垫,展示在岛上的咖啡店中。延续岛民的传统,咖啡店里的杯具,是用岛上泥土烧的陶器。
鸿池朋子《环环相扣》效果图2022新作 2019年,鸿池朋子还复原了一条1933年,年轻的麻风病患者们挖的散步步道,全长1.5公里。2022年的新作,通过石板筑成,沿着这条路,下到崖下的海滨楼梯,纪念这条前人未能完成的自由之路。
《“N先生的人生・大岛七十年”——木制便器的房间》 1946年,疗养所改名为日本国立疗养所大岛青松园。艺术家田岛征三听说了熟人N先生在青松园的遭遇,便以他的人生为主题,现场制作了油漆画卷,《“N先生的人生・大岛七十年”——木制便器的房间》这个空间艺术,也可以在岛上看到,是在岛民的协助下制作完成的。
为了医院的艺术项目{联系之家}GALLERY15《海之回音》 据悉,住在大岛的病人已大多能得到护理及援助。在《艺术唤醒乡土》中,北川富朗记录了如今大岛居民的三个愿望:医疗和生活方面的待遇切实提升;详细记录被迫生活并奋斗的一生,将其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尽管生活在大岛上的居民没有孩子,但他们希望大岛能真正和平,孩子们能够自由而富裕地生活。
关键词:“家”艺术项目,灯塔
上:犬岛“生活的植物园”下:犬岛精炼所美术馆在犬岛,铜冶炼厂遗迹改造而成的犬岛精炼所美术馆,以及犬岛“生活的植物园”,给这个古老的小岛带来了生机。
犬岛“家”艺术项目,2013年 两位女性领导者打造了犬岛“家”艺术项目。长谷川祐子担任艺术总监,建筑师妹岛和世担任建筑设计,将有着强烈内在诉求的艺术作品,放置在平静的村落中。长谷川认为,一边观赏岛上风景,一边巡游作品的过程,就宛如围绕“世外桃源”展开一系列故事。
大宮恵里子2022年新作《INUJIMA艺术约会》 今年,在岛上举行盂兰盆会舞的儿童广场上,犬岛的“花”在热烈地跳舞。
列诺尼德·提申科夫(Leonid Tishkov)《通往月球之路》,2022 踏上沙弥岛,陆地近在咫尺。1967年,坂出港填海工程将这个曾是濑户内海上的小岛与陆地相连。因人口减少,不复使用的沙弥岛校园,今年艺术节期间,迎来新的探索者。俄罗斯艺术家列诺尼德·提申科夫(Leonid Tishkov)构想了一场从濑户内到宇宙的旅行。《通往月球之路》系列装置,始于沙弥中学旧址建筑中,以月亮为主题的影像、照片和装置融入场地,表现自然、宇宙和时间的永恒主题。
列诺尼德·提申科夫(Leonid Tishkov)《通往月球之路》,2022 这趟旅行的最终目的地,是19世纪末英国工程师理查德·布伦顿设计的沙弥岛灯塔。参观者在此遇见宇航员的雕像。灯塔内部,还设置了拥有100万颗星星的宇宙立方体装置。夜晚,站在濑户内大桥上,可以看到沙弥岛灯塔的霓虹灯标志,上面写着“我的心为你闪耀”。
从大陆眺望濑户内海,图源:四国新闻社濑户内海是日本最大的内海,自古以来的重要航道、丰饶的海上停泊地。但它曾受时代的伤害,遗留下许多负面遗产。
濑户内多个岛上曾在20世纪建立冶炼金属的工程, 自然和社会肌理遭到破坏1960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陆地都市区创造出惊人的经济价值,岛屿区望尘莫及。用濑户内地区海沙制造的混凝土,曾经在当时建起了日本约四分之一的新建筑,而濑户内各岛却逐步经历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地区活力下降,岛屿的特性日渐流失……其中直岛与犬岛上,炼铜厂已成废墟,大岛的近半数海岸线上,堆放着都市区运来的垃圾。各岛屿逐渐成为“大陆的附属和仆人”,百废待兴。
2022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期间, 小豆岛的福武住宅呈现“地区介绍展示北川富朗在《艺术唤醒乡土》中这样描述愿景,“艺术节所希望达成的,是将艺术作为一种航标,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利用现有资源,珍惜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创造新的事物,恢复大海和海洋生态原本就具备的生命的感召力,让生活在岛屿的居民们健康快乐。”10多年过去了,岛屿上的居民们怎么看待艺术节?
游船上展示着濑户内传统仪式表演 两个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小岛,女木岛和男木岛,常住人口合计大致300人。过去,考虑到孩子要去外地才能上中学,不少家庭选择了永久搬离。 惊喜的是,一些曾认为“必将永久离开故乡男木岛”的家庭,正以艺术节为契机,踏上归乡的旅程。自2014年起,停办许久的男木岛小学和中学,陆续迎来开学。男木岛变成了能听到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岛。还有不少因感受到男木岛魅力而迁居的人,在岛上经营着饮食店、美容室、图书馆。男木岛岛民接受了新风,新的社区逐步形成。
淀川技术艺术组,《宇野黑鲷》移居到岛上生活的年轻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新岛民与直岛当地居民组建了“直岛塾”,负责照看运营岛上的艺术作品,并一起探索岛屿的未来。北川富朗观察到,原本有矛盾和隔阂的村民逐渐缓和了关系,社区生活逐渐恢复了生机。“两次艺术节展期间隙的三年时间,也就是一千多天,才是属于岛屿居民最宝贵的日子。”
工作中的“小虾队”志愿者艺术节作品的创作场所,常常是民宅附近,如何不因艺术追求,而过多侵扰岛民生活?濑户内的经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小虾队”志愿者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持续多年,耐心沟通和协调,令岛上居民、艺术家、艺术节组织者与举办方,尽可能地达成共同行动的框架。北川富朗曾写道:“……那是在与艺术家所处环境不一样,在文化传承中的人们所生活的地方,那里存在着各种矛盾、冲突的纠结,对那片土地的生存和文化不心存敬意的话,就不可能充满热情地进行制作。”
坦尼娅·普莱明格(Tanya Preminger)《阶层·地层·层》(沙弥岛) 摄影:高桥公人 总的说来,十二年间,岛上的居民对进行到第五届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从陌生观望,逐渐转为普遍认可。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22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发布会上,福武总一郎分享了一项对各岛居民的调查,68.4%的岛屿居民认为“我很高兴在自己居住的地区安装了作品”,更多的居民同时给出肯定的回答,“艺术节对振兴地区,带来了帮助。”
编辑:yaqitong责编:叶荔部分图片来源:2022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官网、
作者: admin
来源:
评论